浸大校長衞炳江教授(右八)、食物安全中心顧問醫生(社會醫學)(風險評估及傳達)張勇仁醫生(左八)、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總顧問陳君石教授(右七)、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外國投資所副主任張菲博士(左四)、德國駐香港總領事館副總領事Stefanie Seedig女士(左六)、浸大暫任首席創新總監暨食品安全聯盟主席劉樂庭教授(左七)等出席「藥食同源會議」。
浸大舉辦首屆「藥食同源會議」
星期三, 2024年5月29日
香港浸會大學(浸大)在5月28及29日舉辦首屆「藥食同源會議」,主題為「食品與傳統中醫藥的融合:探索人類健康的科學技術與方法」,匯聚300名來自食品和中醫藥領域的科研人員、行業創新者、業界專家和監管機構代表出席。
為會議開幕的主禮嘉賓包括浸大校長衞炳江教授和香港特別行政區食物環境衞生署食物安全中心顧問醫生(社會醫學)(風險評估及傳達)張勇仁醫生。為期兩天的「藥食同源會議」旨在促進專家互相交流,一同揭開食物的潛在療效,並探討其發展趨勢以支援社會基層醫療保健。
衞炳江教授致歡迎辭時指出,藥食同源的概念深深植根於數千年的人類文化之中,而全球社會還未完全發掘這些傳統智慧在改善公共衛生方面的潛力。
衞教授表示:「在中西文化共融的香港,中醫藥有重要的策略意義,浸大對於推動此領域的發展不遺餘力。除中醫藥外,浸大的跨學科研究結合生物學、化學、物理學、計算機科學等領域的專家,在多方面積極推動『藥食同源』的創新和技術開發。我們通力合作,不單加強了飲食健康的科學基礎,更催生了嶄新的營養和保健策略, 為健康與預防疾病重新定義。」
浸大暫任首席創新總監暨食品安全聯盟主席劉樂庭教授在會議上表示:「是次會議探討食物衍生化合物的巨大潛在健康效益,以及科技創新如何塑造藥食同源概念的發展和技術轉化的實踐。會上投資者和企業家分享他們的創業歷程,專家的真知灼見讓我們窺探尖端科技所帶來的無限可能。」
是次會議雲集多名高瞻遠矚的專家作主題演講,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總顧問陳君石教授解說食藥同源在健康和防病中的重要作用,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外國投資所副主任張菲博士解構中國食品和藥品行業的開放與監管現狀及投資機遇,前食品法典委員會秘書Tom Heilandt先生探討藥食同源監管框架的格局,聯合國糧農組織顧問Maura Di Martino 博士分享個人化營養及保健食品面臨的安全問題、監管挑戰和未來發展。
35位來自本地、內地及海外的講者在兩天的會議上發表演講,主題涵蓋藥食同源的監管框架;安全與質量;科學及綜合方法;創新、科學驗證及循證實踐;中醫藥與食品同源的轉化;產業與投資的挑戰與機遇;以及未來發展。
其他講者包括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駐華辦公室主任薩昭辰博士;暨南大學粤港澳中樞神經再生研究院院長、中國科學院院士蘇國輝教授;中國科學院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中心研究員及課題組長、植物生理生態研究所研究員及課題組長、中國科學院院士何祖華教授,以及曾擔任世界衛生組織食品安全與人畜共患疾病部主任、世界動物衛生組織副總幹事、聯合國糧農組織及世界衛生組織食品法典委員會秘書的宮城島一明博士等。